.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在稳定型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2014,29(4):308 |
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在稳定型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应用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
摘要点击次数: 8196 |
全文下载次数: 0 |
中文摘要: |
 已经有研究概括了有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存在的风险。美国心脏协会更新了临床医生对有心血管疾病病史患者谨慎使用此类药物的共识声明。这个研究为进一步评估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中的风险。实验对象的通过the Reduction of Atherothrombosis for Continued Health (REACH) 注册表(一个庞大的、多民族的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门诊病人注册表)获得。患者都是45岁,已经确定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或至少3个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危险因素。阿司匹林和其他抗血小板替代药物的应用,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评估在首次访问和年度随访时进行。心血管结果将被记录下来,包括复合的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住院治疗。药物的使用将和随后的心肌时间作比较。在数据库中的44095名患者,4420名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在初始状态。单变量分析显著地显示在那些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的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住院治疗,心力衰竭住院治疗,住院治疗缺血性事件的概率更高。(p<0.001)。经过调整,评估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使用,心脏血管死亡、心肌梗死或卒中风险增加1.16倍,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卒中、缺血性住院治疗风险增加1.12倍。与不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患者相比较,服用的患者还存在非致命性心肌梗死、非致命性卒中、心力衰竭住院治疗、缺血性住院治疗高风险。
结论:这个观察性研究发现,在稳定型动脉粥样硬化病患者中,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与增加主要心血管不良结果的风险相关。
(王伟国)
Kohli P, Steg PG, Cannon CP, et al.NSAID Use and Association with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Stable Atherothrombotic Disease. Am J Med,2014, 127(1): 53-60.
中文翻译由浙江省嘉兴二院顾旭东主任主译编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HTML全文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