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后低温下的血管再建[J].中国康复,2014,29(4):319 |
缺血性脑卒中后低温下的血管再建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
摘要点击次数: 7755 |
全文下载次数: 0 |
中文摘要: |
 低温治疗(TH)在实验中被发现对卒中后神经有影响。动物研究表明,TH可能对严重卒中后的血管在通有一定的效果。本研究旨在调查亚低体温对大半球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成功的血管再通的影响。
这项研究为连续随访患者,这些患者被诊断为涉及前循环的急性缺血性卒中。符合条件的患者是有急性脑梗塞血管内血管再建后6小时内出现症状。在中心,患者A被冷却到35°C,,患者B,接受相同的协议,没有进行低温治疗。受试者随后CT检查是否有出血性转化和脑水肿及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结果评估通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改良Rankin量表分数。
确定的75名患者被随机分为低温治疗组39名和无低温治疗组36名。低温治疗会减少出血性转换(分别为39%和14%(p = 0.016)),减少脑水肿(p = 0.001)。低温治疗组有较好的结果在三个月内,就是两组之间的死亡率没有明显的区别。并发症两组之间没有差别,除了肺炎明显高于正常体温组(p = 0.004)。
结论:该随机研究发现,在缺血性卒中患者,血管再建成功之后,低温治疗可能会减少脑水肿和出血性转换的风险,对临床结果有一定的改善。(陈晓军)
Hong J, Maziad J, Netterville JL,et al. Therapeutic Hypothermia after Recanal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 Stroke,2014, 45: 134-140.
中文翻译由浙江省嘉兴二院顾旭东主任主译编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HTML全文 |
关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