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峰,刘红梅.手法复位联合个性化前庭康复训练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J].中国康复,2015,30(5):368-369 |
手法复位联合个性化前庭康复训练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疗效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前庭康复训练 手法复位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
摘要点击次数: 8787 |
全文下载次数: 6930 |
中文摘要: |
 目的:探讨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10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法复位,观察组另外给予个性化前庭康复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治疗前后对2组平衡功能进行前庭症状指数(VSI)、Berg平衡量表评分(BBS)及计时平衡试验评估。结果:治疗4周后,2组VSI、BBS及计时平衡试验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且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在采用手法复位后应该继续进行前庭康复训练,进行个性化的前庭康复训练有助于加速前庭中枢代偿的建立,提高患者平衡功能,减少眩晕的复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HTML全文 |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