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征订启事
写作模板
弘扬科学家精神专题宣传
谨防诈骗
文章摘要
张芳,陈佳佳,钮易蓓,吴月峰,高海军,龚剑秋,冯玲.超声引导下类固醇激素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肩痛不同时期疗效分析[J].中国康复,2017,32(4):306-307
超声引导下类固醇激素注射治疗脑卒中后肩痛不同时期疗效分析
DOI:
中文关键词
:
超声
脑卒中
肩痛
类固醇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2013ZAl24);绍兴市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2015B70049)
作者
单位
张芳
绍兴市人民医院康复中心
,
浙江 绍兴 312000
陈佳佳
绍兴市人民医院超声科
,
浙江 绍兴 312000
钮易蓓
绍兴市人民医院康复中心
,
浙江 绍兴 312000
吴月峰
绍兴市人民医院康复中心
,
浙江 绍兴 312000
高海军
绍兴市人民医院康复中心
,
浙江 绍兴 312000
龚剑秋
绍兴市人民医院康复中心
,
浙江 绍兴 312000
冯玲
绍兴市人民医院康复中心
,
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点击次数
:
8406
全文下载次数
:
6611
中文摘要
: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类固醇激素注射后不同时期的治疗效果,并观察脑卒中后肩痛的病因。方法:对3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进行超声定位下肩关节复方倍他米松+利多卡因注射治疗,治疗前、治疗当天、治疗1周及4周进行疼痛视觉类比法(VAS)、肩关节被动前屈、外展、外旋关节活动度测量及Fug-Meyer运动量表上肢部分(FMA-U)评定。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当天、治疗1周及4周后,患者的VAS 评分明显减低(P<0.01),且治疗当天降低最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当天、治疗1周及4周,肩关节被动前屈、外展、外旋角度较前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当天的角度提高最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4周的上肢运动功能FMA-U明显提高(P<0.01)。卒中后肩痛的主要原因是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腱鞘积液或炎症,发生率73.3%,其次为关节积液及关节滑膜炎,发生率50%。结论:超声下肩关节类固醇注射有助于降低卒中后肩痛,提高患肩被动关节活动度及上肢运动功能,且注射早期止痛及被动关节活动度效果较好。
英文摘要
: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HTML全文
关闭
本刊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