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杂志简介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征订启事
写作模板
弘扬科学家精神专题宣传
谨防诈骗
文章摘要
蔡景泉,李文秀,王东生,肖雪,李阳,杨波,刘世杰,黄彬,李瑛.居家式康复模式对精神分裂症自我污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康复,2018,33(2):174-176
居家式康复模式对精神分裂症自我污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DOI:
中文关键词
:
精神分裂症
居家式康复
自我污名
生活质量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
:
作者
单位
蔡景泉
北京市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
,
北京 100194
李文秀
北京市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
,
北京 100194
王东生
北京市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
,
北京 100194
肖雪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
,
北京 100194
李阳
北京市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
,
北京 100194
杨波
北京市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
,
北京 100194
刘世杰
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北京 100194
黄彬
辽宁警官高等专科学校鞍山分校
,
辽宁 鞍山 116036
李瑛
北京市海淀区精神卫生防治院
,
北京 100194
摘要点击次数
:
7939
全文下载次数
:
6207
中文摘要
:
 
目的:拟通过对比住院康复、居家式康复及社区康复来探讨居家式康复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污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住院康复组、居家式康复组及社区康复组各30例,在不同场所进行相同内容和流程的康复训练,分别在康复前及3个月的康复后,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 )、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SQLS )、心理疾病内化污名自评量表(ISMI)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3组患者的ISMI及 SQL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均P<0.05)。干预后,3组患者ISMI及 SQL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两比较,居家康复组SQLS评分显著低于社区康复组(P<0.05),社区康复组显著低于住院康复组(P<0.05);ISMI评分比较,居家式康复组与社区康复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此两组ISMI评分均高于住院康复组(均P<0.05)。结论:居家式康复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模式,可以有效地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污名水平及提高其生活质量。
英文摘要
: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HTML全文
关闭
本刊微信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