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人龙,李响,张洪蕊,孙亚鲁.移动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对改善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抑郁状态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2021,36(11):673-676 |
移动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对改善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抑郁状态的疗效观察 |
|
|
DOI: |
中文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移动式外骨骼机器人 运动功能 抑郁 |
英文关键词: |
基金项目: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苗圃”科研课题(MP-MS-2019-005) |
|
摘要点击次数: 5467 |
全文下载次数: 8095 |
中文摘要: |
 目的:观察移动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训练对改善卒中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及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将脑卒中后存在一侧肢体偏瘫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神经科相关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运动疗法(包含常规步行功能训练),观察组给予常规运动疗法与移动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训练。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后应用Berg平衡量表(BBS)、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LE)、10m步行速度测试(10MWT)、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蒙哥马利和艾森贝格抑郁量表(MADRS)对患者的步行功能及抑郁状态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Berg平衡量表、下肢FMA、10MW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均P<0.05),观察组更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2组HAMD-17和MAD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5),观察组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常规运动疗法结合移动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训练能更加有效地改善患者步行功能与抑郁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英文摘要: |
|
查看全文
下载PDF阅读器 HTML全文 |
关闭 |